|
日前,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在北京和深圳舉行。本次大會以“技能強國,創新有我”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展示廣大職工的精湛技能和創新成果。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廠三軋車間副主任楊庚豹的創新成果在創新交流大會上亮相。
從只有高中文化的一線普通職工,到擁有6項發明專利的技能大師,楊庚豹用了38年的時間。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精益求精、務實嚴謹的品質以及默默付出、孜孜不倦的奉獻情懷。多年來,楊庚豹先后獲評全省文明職工、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首屆“淮安工匠”等榮譽稱號,獲頒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的成長歷程如一面旗幟,指引著廣大年輕職工奮斗前進的方向。
從“土老帽”到“土專家” 精益求精刻進骨血
黝黑的臉龐,憨厚的笑容,眼角的魚尾紋仿佛鐫刻了楊庚豹創新奮斗的艱辛歷程。
1984年,淮鋼招錄工人,楊庚豹被招進了廠,成為軋鋼廠的一名軋機工。雖不是科班出生,但楊庚豹愛動腦筋、愛鉆研,發現問題就立馬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寫寫畫畫,下班后還要拿過來細細回味。“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么,記下來之后一個個去解決,便于查找。”在楊庚豹看來,有困難好,有困難才具有挑戰性。雖然同事們都說他是“拼命三郎”,但楊庚豹把這當做一種夸獎和激勵。短短四年,楊庚豹就當上了班組長,過了幾年,他又成為值班主任。在這過程中,楊庚豹始終堅持學習提升,不僅掌握了軋鋼理論,還積累了軋鋼經驗,擁有了高超技能。在淮鋼的前七屆技能大賽中,無論是理論考試,還是實踐考核,他的成績都排在“第一方陣”。
要是看學歷,公司知識分子云集,楊庚豹只能算是個“土老帽”,但是比能力,他可是個有口皆碑的“土專家”。說起楊庚豹解難題的技術,很多人都翹起大拇指。多年來,他多次參加、主持、實施多項攻關項目,先后獲得6項實用型國家專利,設計和制作的熱鋸防水裝置、棒材生產線橫移裝置等,使軋鋼廠三軋車間產量提升40%,每年為公司增加經濟效益1500萬元。
從“領頭雁”到“好師傅” 練就絕活匠心傳承
淮鋼有一個拳頭產品叫作貨叉扁鋼,客戶使用淮鋼的原材直接生產叉車的叉齒,它的質量要求非常高,表面不得存在任何缺陷。經過多年的持續改進,淮鋼公司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生產商卡特彼勒在全球采購的指定供應商。
2008年以前,三軋車間的扁鋼成材率比較低,經過十多年的改進,如今成材率較以往已經提高了近1.5%。“可別小看這1.5%,這小小的1.5%可以為公司年增效300多萬元。”楊庚豹感慨地說,每一個成功產品的背后,都有著漫長且艱辛的打造歷程,凝結了無數人的汗水和心血。
“師傅,能否請您到生產線來一趟,鋼材的部分質量指標始終不達標,我真是沒轍了。”2015年的一天,臨近下班,楊庚豹剛脫下工作服就接到了徒弟孫書楷的“求救”電話。他二話沒說,套上工作服、抄起安全帽就去了車間。原來,是開發的新扁鋼出了問題。
經過仔細查看,楊庚豹指出了其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按照我說的試一試,應該問題不大。”師傅的一席話讓徒弟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后來,楊庚豹帶領團隊先后對工裝件、生產工藝技術以及輔助設備等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了修改完善。在此過程中,楊庚豹專門為扁鋼生產發明了兩個專利,一個是無驅動在線扁鋼熱矯直機專利,另一個則是扁鋼軋機用導衛裝置專利。
作為技術“領頭雁”的楊庚豹,對自己的發明創造從不“藏著掖著”。有人問他,會不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楊庚豹說,他不這么看,徒弟水平比師傅高,證明師傅教徒有方。他還開玩笑道,長江后浪推前浪,師傅被拍倒在沙灘上,這證明徒弟越來越好,國家人才越來越多,行業越來越興旺,黨和國家的事業越來越繁榮昌盛。
“只要肯學,我就肯教。經驗不教給大家,不就浪費了嗎?”楊庚豹欣賞有干勁的年輕人,愿意為他們盡可能地創造學習條件。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楊庚豹大師工作室”已成為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先后培養了技師、高級技師36人,涉及7個工種,成為淮鋼技術攻堅的主力軍。
從鋼鐵工人到人民代表 堅守一線再奏華章
“人大代表履職也是一門精細的技術活兒,要腳踏實地、精益求精。”今年3月,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楊庚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18年,楊庚豹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真是既激動又興奮”,他回憶道,第一次參會時,他專門把工作服帶在了身邊,“火紅的顏色寓意鋼鐵工人有‘鋼的意志、鐵的紀律、火的熱情’,用這套工作服‘壓箱底’,時刻提醒自己要為一線工人代言。”
多年來,雖然職業身份不斷“升級”,但楊庚豹始終沒有離開一線技術崗位,工作中不是在一線攻關技術難題,就是在同工人們交流業務問題。履職的五年,也是他堅持傳達產業工人的心聲、呼吁國家和企業關注一線工人職業發展的五年。他說,正因為來自一線,更清楚一線工人的所思所需。令楊庚豹高興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作為人民的代表,我們不僅要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更要在為民服務中擔當盡責。”楊庚豹說,除了關注本行業,他還注重將基層老百姓的聲音帶去北京。今年兩會,他還提了全民普法、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建議。未來,他將繼續貼合群眾呼聲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提出切合實際,思路清晰、突出主題的意見建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