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二十大的聲音傳遍神州大地,揚子江畔的沙鋼,一場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大會正在緊張籌備中。大會將全面總結近年公司控股股東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取得的突出成就,明確下一步工作總體思路,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干部的創新創造熱情。
“將有20多項創新成果在本年度大會上發布,同時對在創新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并舉行創新工作講座等相關活動。”沙鋼總工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好科學技術協會、創新管理委員會、標準化技術專家組等一系列創新機構的職能作用,引導形成人人創新的濃厚氛圍,為公司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和動能。
早在20世紀90年代,沙鋼就確立了“科技領航,科技是取之不盡的資源”發展理念,并且在行業內率先建立了鋼鐵研究院,成為企業科技創新的“橋頭堡”。今年前三季度,鋼鐵研究院有序推進各項新品、工藝研發工作,共開發30多個新產品,其中4.7m超寬板、150mm特厚板進一步提升了沙鋼極限規格橋梁鋼的品牌影響力,超大線能量焊接船板EH40-W600填補國內空白……
“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圍繞企業品牌建設,重點開發高強簾線鋼、高強橋梁纜索鋼、橋梁鋼及復合板等產品,積蓄企業發展創新優勢。”沙鋼鋼鐵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沙鋼鋼鐵研究院板帶材研究室職工楊浩說:“黨和國家以及公司對科技創新的重視,讓我們干勁更足、信心更勝。我們要在工作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爭取開發出更多更優異的產品,讓‘沙鋼造’品牌更響亮。”
圍繞生產質量、工藝技術、安全環保、信息化智能化、隊伍建設等,沙鋼還大力開展小改小革、QC攻關、改善提案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充分發掘職工干部創新潛能,今年以來累計產生各類群眾性創新成果6000余個。
“我們在生產中逐步探索,改變以往煉鐵時對焦丁粒級使用范圍的約束,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消耗。”沙鋼煉鐵廠相關負責人表示,人人皆可創新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讓車間生產水平不斷提升。
棒線廠技術骨干組成創新團隊,自主發明了軋槽自動打磨工具,安裝后不僅減少了人力、提升了工作效率,還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今年我們還將實施線材產線‘無人打包’等創新項目。”棒線廠生產技術科職工劉滿倉說,個人創新的力量雖小,但匯聚起來就能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強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