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滿貨物的運輸車輛往來穿梭,穿戴整齊的工人緊張地忙碌著……近日,走進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聽不到印象中大型機器震耳的轟鳴,也見不到想象中的漫天飛塵,映入眼簾的是四通八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廠房和各種生機盎然的綠植,整個廠區整潔有序、井井有條。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現有總資產140億元,職工約5000人。企業現有生產線長短流程相結合、配套精整工序,裝備水平先進,可生產直徑Φ280-Φ800mm的連鑄圓坯,軋材產品規格覆蓋Φ12-Φ300mm圓棒以及50mm×8mm~300mm×110mm扁鋼,年產彈簧鋼、軸承鋼、船用錨鏈鋼、合金管坯鋼、汽車用鋼等優特鋼320萬噸,產品暢銷國內外,已成為淮安工業的“亮麗名片”。
近年來,清江浦區持續強化101%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強化服務保障,打造優良營商環境,推動淮鋼特鋼不斷發展壯大。
主動對接——助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淮鋼的“十四五”規劃項目在征地過程中遇到困難,推進緩慢,區工信局、環保局、城南街道等單位聯合辦公,會同企業相關人員共同上門協商,提升征地效率,為項目落地開工爭取了時間。“清江浦區和企業共同建立微信群,安排專人對接幫扶,每個月召開交流會,了解企業近期發展遇到的問題,將困難消滅在萌芽階段。”淮鋼公司董事長助理、辦公室主任陳功彬介紹,在淮鋼特鋼各類項目建設、落地、投產方面,清江浦區均專門成立幫扶小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主動對接、主動問詢,第一時間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正是這些盡心盡力的扶持,讓淮鋼新項目快速上馬、搶占先機,贏得了戰勝困難的主動權。”陳功彬說。
積極作為——為企業“智改數轉”搭建“基石”
當前正處于數字化時代,“智改數轉”已成為推動工業企業重構競爭優勢的“必修課”。產品延伸加工精品棒材項目、電爐綠色節能提質技改項目、淮鑫智能化廢鋼回收中心……一個個新型項目的落地開工,意味著淮鋼正在用行動搶抓鋼鐵行業轉型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企業“智改數轉”進程,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
今年以來,清江浦區堅持把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作為發展的關鍵增量,邀請信息化協會專家對企業開展走訪“問診”工作,深入了解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為企業進行政策解讀宣貫、解答企業發展中的困惑、提出信息化發展意見等,幫助企業對接行業一線“智改數轉”經驗做法,多措并舉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區工信局邀請省聯通工業互聯網公司、北京同創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就淮鋼廢鋼加工智能工廠建設方案召開交流協商會,對項目具體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專家針對方案提出了意見建議,并詳細介紹了市、區針對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出臺的扶持政策,進一步推動了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工作。
貼心服務——幫企業人才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人才隊伍建設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淮鋼特鋼通過嚴格的招聘管理機制和完善的“三通道”人才管理機制,實現企業員工人人都有規劃前景,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充分發揮其優勢,持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隨著企業不斷地發展,人才引進發展機制的不斷創新完善,更多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選擇淮鋼特鋼,解決人才安家落戶問題成為我們的重點關注方向。”陳功彬告訴記者,清江浦區了解到企業人才方面的難題后,第一時間對接相關部門與學校,幫助企業解決人才落戶和子女入學難題,為企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保障。
“當前,盡管鋼鐵行業形勢嚴峻,但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力幫扶,淮鋼有信心、有決心取得更好發展,以良好的經營業績為清江浦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淮鋼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季永新表示。